第278章 老僧度王烛?

此处约数万居民,城邦统领是一个姓霍的世家。

霍氏家大业大,族内有人在朝廷中任要职,算是远近闻名的大族。

天近傍晚,王烛懒得去客栈,索性随意在城边僻静处寻个废旧庙宇歇脚。

让王烛意外的是,庙里已有两人,一老一少,身着粗布僧袍,正生火做饭。

见王烛到来,小沙弥起身礼敬:

“施主,贫僧与师父借这处容身,不知可否介意?”

王烛随意:

“不妨,我也只是歇一宿。”

老僧年过六旬,骨瘦儒雅,沉默少言。

小沙弥名叫“了想”,面容稚气,不过十二三岁,神色恭谨。

二僧见王烛气质不凡,却不多问,只各自炊煮一锅素粥。

王烛不饥,也无意与他们深谈。

但夜渐深,外头细雨淅沥,风寒袭来,小沙弥忙请王烛到篝火边取暖,颇为客气。

老僧只是微阖双目,似在打坐。

篝火映红残壁,雨声淅沥。

了想轻语:

“施主,您从何处来?这天气,路上定吃苦头。”

王烛挑眉:

“四处流浪,不知算从何来。”

了想哦了一声,又说:

“我们从南边一路行脚,师父要去北方一座古寺办理佛事……可路途遥远,真正艰辛。”

王烛没表态,只静静看那老僧面容清冷,似乎沉浸禅思。

小沙弥见气氛冷,便收声,拿出干粮泡进粥里,一口口喂师父。

半炷香后,老僧忽睁眼问:

“施主修为惊人,为何夜宿破庙,莫非……亦在修心?”

王烛淡道:

“随心所欲,哪来特意。”

老僧面无表情,又道:

“红尘万丈,罪业无边。若无某等济度,众生何时能脱苦?”

听出此言带几分“佛门度世”之意味,但王烛只觉得此僧语气里,不见普度慈悲,反而有种冷漠。

于是答:

“渡与不渡,自在一心。强求无益。”

小沙弥忙插话:

“我师父见不少世人沉沦苦厄,一直心怀悲悯,才不辞辛劳巡走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