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卒们深感绝望,却无处可退。
从早到暮,又一天过去,终于迎来一个消息。
景幽国的内部似起了变故,上层将领撤回,拟议求和,如此战场局势才算放下。
武昭残军与景幽退兵对峙观望,持续到傍晚,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匆匆收尾。
赵豫等知道战争收场,既欣慰又怅然。
胜败不论,他们侥幸活下来了,但未来仍茫然。
半夜里,他去军帐领取伤兵补贴,却被告知数额极少,内里贪腐败坏也不是一天两天。
他苦笑着拖着伤痛出了大帐,忽然想到那位姓甚名谁都不知的“书生前辈”,不知还在吗?
怀着满腹心绪,赵豫沿军营外围慢慢寻来,却在营门外看见了对方身影。
王烛并未离开,也未进帐,只在夜幕中立于荒地,仿佛等待什么。
赵豫不知为何,心里竟很高兴。
他深吸口气,上前拱手:
“前辈……呃,战争既停,您不必再留这里了吧?”
王烛平视远方,淡淡道:
“我若走,也是一念之间。你似有烦恼?”
赵豫被看透心思,有些尴尬:
“我……只是忽然觉得,这仗打得带血又无意义,弟兄们死伤惨重,结果换来个冷冷清清的收场。说是国家大义,可真正得利的是谁?”
王烛没有回答。
这是人间百姓的无奈。
赵豫一声苦笑:
“我当初参军时,立志要保一城一地,干出一番成绩,却没想到最后会糟成这样。若不是碰到您,我都不知死了几回,还谈什么抱负。”
渐渐地,他吐露自身来历。
他本是一个小城里孤儿,曾得城中老将施恩照拂,才磨练出一手刀法。
后来,那老将病逝,家乡被征调大量年轻人,赵豫便随军赴战。
他目睹上层贪污、同胞惨死,却无力改变,内心苦闷。
王烛静静听完,淡淡道:
“那你接下来的打算是什么?”
赵豫苦涩:
“我也不知。军令只让我们暂留此地。若将来还有战事,怕还是要上阵。这乱世,想活下去都难。”
王烛缓缓抬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