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轻笑一声,自言自语般道:“时间嘛……还算宽裕。”
一周转瞬即过。
后院的机关架子已经彻底搭设完成,小林眼下的工作也进入了稳定收尾阶段。见他总算从工具堆里拔了出来,叶语闲也没再多说什么,只是第二天一早,带上人、备好马车,拽着他就出了门。
这回的目的地,是九黎族的营地。
虽然九黎族如今已在金陵外围安了临时驻地,但真正的“族地”并不近。那是一个地势复杂、靠山临林的封闭小盆地,按照原始信仰分区布置,常年有结界守卫,轻易不得外人进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叶语闲对此倒也清楚,一路上在车厢里闭目养神,倒是小林望着车窗外的景色越发荒僻,越发紧张。
“叶兄,这地方……看着不像‘郊外驻地’,更像——藏着什么的禁地了。”
“你说对了,”叶语闲半睁开眼,“九黎族原始定居点,传承结构的核心区。上次来,我也没进得太深。”
三四个时辰的马车路,车轮已从砖道轧进了泥地,又从林间曲径拐入了石板洼地。终于,远远看到了一片低矮却有防御结构的石寨——那便是九黎营地。
车停下,叶语闲先下,小林随后。一靠近营口,便有两个守门的族人抬手拦下。
“此地是九黎族驻地,闲人勿进。”
守门人话不多,态度不客气,显然是严格按族中规矩办事。
叶语闲并不恼,反倒轻笑了一声:“九黎族的地盘,还是这么个‘谨慎第一’的老脾气。”
说着,他慢慢从袖中抽出一柄折扇。
“替我去里头通传一声,就说有人来帮帮你们解决麻烦来了。”
看门的族人将叶语闲的折扇恭恭敬敬捧入营内,不过一炷香不到,寨门便再次开启。
一名着黑袍、身缀金纹的中年男子快步而出,神情恭谨,腰间挂着九黎族的高级族徽。尚未走近,便已躬身行礼,朗声说道:
“叶大人远临,有失远迎,实在是门前小子眼拙不识尊驾,还请恕罪!”
他言语中虽带自责,语气却恭中有度,不卑不亢,是族中核心事务的实权人物之一。
叶语闲负手而立,微笑看着对方,语气却颇随意:
“这点小事就不必上纲上线了。你们谨慎些也是应当的,毕竟族中事务,外人也不好随便走动。”
他说着侧头示意身后的小林:“我今天来得也不是寻闲聊的——带了个机关师,来谈点‘后续合作’的事。”
中年人听了,略显惊讶地看了小林一眼,却也不多问,立刻做了个请的手势:
“族长正在正帐候着,已经吩咐煮茶备席,请大人和贵客随我来。”
叶语闲颔首,一边迈步往里走,一边笑着道:“你们族长最近气色如何?可别还在想着要不要‘全身而退’那点事。”
那黑袍人听得一怔,神色复杂,但也只是苦笑一声,并未多言,只是领着二人径直穿过寨门。
寨中小道弯弯绕绕,古树林立,沿途雕纹图腾昭示着这个古老部族的源远流长,也提醒着外来者,这里并非金陵城下的寻常帮派之地。
而叶语闲的脚步从容不迫,仿佛早已熟稔此处每一寸路。
——今日,他不是来“拜访”的,他是来布下一道新的“笼”,而这笼子,是要连九黎族也困进去的。
正帐中,客套话并未多言。
叶语闲说明来意之后,九黎族长神色如常,没多问什么,仅点了点头,便亲自安排小林留在营中,调拨人手、材料与工坊供其施展手脚。毕竟这“困兽笼”之事,虽未明言用途,但以九黎族这些年的见识,自是隐约嗅出其中含义,却也选择了信。
该知道的,不问;不该问的,不知。九黎族一直是这样活下来的。
叶语闲对这点颇为满意。
他临走前,倒也没有说太多,只在营地前拍了拍小林的肩:“小年那天记得回来,糖瓜、枣糕,我会提前准备好的,记得一起送财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