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间生

魔王听了,还是没办法去搜查唐僧,于是心生一计,想要盘问孙悟空,便怒气冲冲地问:“那个和尚,你一开始独自一人离开东土大唐,后来又收下了四个徒弟。那三个僧人还可以理解,但这一路实在难以容忍。那个行童肯定是被拐卖来的。他叫什么名字?有没有度牒?把他带上来口供。”吓得皇帝浑身发抖,说道:“师父啊!我该怎么回答呢?”孙行者捏了他一下,说道:“你别怕,等我来帮你回答。”

好个大圣,快步向前,对着妖怪高声喊道:“陛下,这个道士是个哑巴,还有些耳聋。只是因为他年轻时曾经去过西天取经,认识路。他的一举一动、来龙去脉,我都清楚,希望陛下能宽恕,让我来替他回答吧。”魔王说:“最好快点如实回答,以免受到惩罚。”

行者说道:“我供认罪行,如今我已年老力衰,又痴又聋又哑,家中财产也已破败。我的祖籍原本就是这里的人,五年前遭遇了一场灾难。当时天不下雨,百姓生活困苦,君王和百姓都斋戒祈祷。他们焚香沐浴,向天公祈求,然而万里天空却没有一丝云彩。百姓们饥饿难耐,生活困苦,就像倒悬在空中一样。就在这时,钟南山突然降临了一个全真怪。他呼风唤雨,显示出神通广大的本领,然后暗中将真王杀害。他把真王推下花园水井中,阴谋篡夺了王位,让人难以理解。幸好我来了,我的功绩很大,能够起死回生,没有任何牵挂。我情愿皈依佛门,作为行童,与僧人一同前往西方世界。那个假扮君王的是道人,而道人最终被真正的君王所取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却说那魔王在金銮殿上,听到唐僧这一番话,吓得他心像鹿撞一样,脸涨得通红。他急忙想转身逃跑,但手中没有一件武器;他转过头来,看见一个镇殿将军腰间挂着一把宝刀,被孙悟空施了定身法定在那里,直挺挺地站着,好像痴呆了似的。他走近前去,抢过这把宝刀,就驾着云头向空中逃去。气得沙和尚愤怒不已,猪八戒大声叫嚷,埋怨孙悟空是个急性子的猴子:“你就不能慢慢说吗?这样不就能稳住他了?现在他驾云逃走了,我们到哪里去找他呢?”孙悟空笑着说:“兄弟们不要吵闹。我们让太子下来拜见父亲,让皇后出来拜见丈夫。”说完,他又念了一个咒语,解除了定身法。“让那些官员们醒来拜见国王,他们才会知道谁是真正的皇帝。让他们诉说以前的情况,事情才能真相大白,我再去寻找那个假皇帝。”好一个大圣,他嘱咐八戒和沙僧:“好好保护他的君臣父子皇后,还有我的师父!”只听见一声“去”,就不见了踪影。

孙悟空从空中跳下,睁眼向四周望去,寻找那魔王的踪迹。他看到那魔王侥幸逃脱后,正朝东北方向逃窜。悟空急忙追赶上去,大喝一声:“那怪物,哪里跑!老孙来了!”魔王听到声音,急忙回头,抽出宝刀,高声喊道:“孙行者,你真是多管闲事!我来争夺别人的皇位,与你有何关系?你为何要来打抱不平,泄露我的秘密!”悟空笑着说:“我倒要看看你这个大胆的妖怪!谁允许你来当皇帝的?既然知道我是老孙,就应该远远地躲开;为何还要刁难我的师父,索要什么供状!刚才那个供状是不是真的?你别想跑,尝尝我老孙的金箍棒!”魔王侧身躲避,挥舞着宝刀砍向悟空。他们两个交手,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真可谓是:

猴王凶猛无比,魔王实力强大,刀棒相交毫不畏惧。漫天云雾笼罩三界,只为争夺当朝帝王之位。

两人交战数个回合后,那妖怪敌不过孙悟空,急忙转身顺着原路跳回城中,闯入白玉台阶前的两班文武官员之中,摇身一变,变成和唐三藏一模一样的样子,然后携手并肩站在台阶前。

孙悟空追上来,正准备举起金箍棒打下去,那妖怪说:“徒弟别打,是我!”孙悟空急忙收住金箍棒,想要打那个唐僧,那妖怪又说:“徒弟别打,是我!”同样是两个唐僧,实在难以分辨。孙悟空心想:“如果一棒打死妖怪变的唐僧,也算有了功绩;但要是一棒打死我的真正师父,可怎么办呢!……”只好停下手中的动作,对猪八戒、沙和尚喊道:“你们看清楚哪个是妖怪,哪个是我师父?快告诉我,我好打他。”猪八戒回答说:“你在空中又是打架又是叫嚷,我只瞥见了两个师父,根本分不清真假啊。”

行者听闻此言,立刻捻动法诀,念起咒语,召唤来护法诸天、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驾伽蓝、当坊土地以及本境山神道:“老孙我来到此地降妖,然而这妖魔变化成了我师父的模样,气息也极为相似,实在难以分辨。你们这些暗中知晓的神明,请将我师父请上殿来,让我擒拿此魔。”

原来那妖怪擅长腾云驾雾,听到行者的话语后,急忙撒手,跳上了金銮宝殿。行者见状,举起金箍棒就朝唐僧打去。可怜啊!若不是行者及时唤来那几位神明,这一棒下去,就算是二十个唐僧,也会被打成肉酱!多亏众神及时架住了行者的铁棒,说道:“大圣,那妖怪会腾云之术,已经先上殿去了。”行者急忙赶上殿去,那妖怪却又跳了下来,扯住唐僧,在人群中再次混了一混,依旧难以辨认。

行者心中很是不爽快,又看到八戒在旁边冷笑着,行者顿时大怒,说道:“你这个蠢货,现在有两个师父,你有的叫,有的应,还有的服侍,你竟然这么高兴!”八戒笑着回答道:“哥哥呀,说我傻,你比我更傻呢!既然师父都不认识了,还费什么力气呢?你先忍着头痛,让我师父念念那话儿,我和沙僧各自搀扶着一个听一听。如果不会念的,肯定就是妖怪,这有什么难的呢?”行者说:“兄弟,还是你聪明。没错,那句话只有三个人记得。原本是我佛如来心灵深处产生的,传给了观音菩萨,菩萨又传给了我的师父,就再也没有人知道了。好吧,师父,念念吧。”果然,那唐僧开始念起经来。那魔王哪里知道这些,嘴里胡乱哼哼着。八戒说:“这哼哼的肯定是妖怪了!”他松开手,举起钉耙就打过去。那魔王纵身一跳,踩着云头就飞走了。

好八戒,大喝一声,也驾起云头急速赶上,慌得那沙和尚丢了唐僧,也掣出宝杖前来助战。唐僧这才停止了念咒。孙大圣强忍着头疼,揝着铁棒,赶在空中。呀!这一场好战,三个狠和尚,围住了一个泼妖魔。那魔王被八戒、沙僧用钉钯宝杖左右夹击,难以招架。行者笑道:“我要再去,当面打他,他却有些怕我,只恐他又逃走了;等我老孙跳得更高些,给他来个捣蒜打,结果了他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大圣纵起祥光,升腾在九霄之上,正欲下手,只见那东北方向上,一朵彩云之中,传来一声厉喝:“孙悟空,且休下手!”行者回头一看,原来是文殊菩萨。他急忙收起金箍棒,上前施礼道:“菩萨,您从何处而来?”文殊菩萨道:“我是来替你收服这个妖怪的。”

行者谢过菩萨道:“多谢菩萨,实在是累烦了。”那菩萨闻言,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照妖镜,对着那怪一照,瞬间照住了那怪的原身。行者见状,赶忙招呼八戒、沙僧一同前来拜见菩萨。

众人来到近前,定睛向镜子里看去,只见那魔王生得极为凶恶:眼睛犹如琉璃盏一般明亮,头颅好似炼炒缸般巨大。浑身覆盖着三伏天的靛蓝色毛发,四只爪子犹如九秋寒霜般冰冷。耷拉着两只耳朵,一条尾巴如同扫帚般修长。青色的毛发散发着凌厉的锐气,红色的眼睛闪烁着耀眼的金光。扁扁的牙齿排列如玉石板,圆溜溜的胡须挺立如硬枪。

行者看罢,不禁怒从中来,对菩萨说道:“菩萨,这分明是你坐下的一个青毛狮子,怎会跑到此处成精?你为何不收服他?”菩萨听了,缓缓说道:“悟空,你有所不知,他并非私自下界,而是奉了佛旨而来。”行者听了,更是气愤不已,嚷道:“这畜类成精,竟敢侵夺帝位,还说是奉佛旨差来的。想我老孙保唐僧一路西行,历经千辛万苦,却不曾得到几道敕书!”

菩萨缓缓说道:“你并不知晓其中缘由。昔日,这乌鸡国王,心怀善念,热衷于斋僧礼佛,佛祖派遣我前来度化他,引领他早日证得金身罗汉之位。然而,由于不可显露原身,我变化成一位平凡的僧人,向他化些斋饭。岂料,我几句言语相难,他竟未能识得我是个好人,反而用一条绳索将我捆绑起来,扔入那御水河中,致使我在水中浸泡了整整三日三夜。幸而六甲金身出手相救,我才得以返回西天,将此事奏报给如来佛祖。如来佛祖遂下令将此怪遣至此处,推他下井,让他也在水中浸泡三年,以报我三日水灾之仇。正所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如今,你们来到此地,成就了这番功绩。”

好的,以下是根据你的需求扩写的内容:

行者说道:“你虽报了‘一饮一啄’的私仇,然而那怪物不知已害了多少人啊。”菩萨回应道:“也未曾害人。自从他到来之后,这三年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何来害人之说?”行者又道:“固然如此,可那只妖怪与三宫娘娘同眠同起,玷污了她们的身体,坏了多少纲常伦理,这难道不叫害人吗?”菩萨解释道:“他并未玷污她们。他乃是一只被骟了的狮子。”八戒听后,走上前摸了一把,笑着说:“这妖精真是‘糟鼻子不吃酒——枉担其名’了!”行者接着说:“既然如此,那就收了他吧。若不是菩萨亲自前来,我决不会饶他性命。”菩萨随即念起咒语,喝道:“畜生,还不皈正,更待何时!”那魔王这才现出了原形。菩萨放出莲花罩住妖魔,坐在他的背上,踏着祥光辞别了行者。哎呀!

菩萨径直转向五台山上去,在宝莲座下听谈经去了。

究竟唐僧师徒是如何出城的,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