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东大的一切,易卜拉欣都非常的眼馋,其中最眼馋的就是军事装备了。说到奥斯曼帝国,那一直都是军事采购的大户。
易卜拉欣在与李清的会谈中,迫不及待的提出了军备采购的要求。对此,李清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表示记录在案,向首辅请示,等首辅批准了,再向皇帝转达奥斯曼帝国的要求。军备采购之外,奥斯曼帝国的其他商贸要求则顺利的多了。
不过有一点,采购归采购,因为海军太弱,奥斯曼帝国的商船是很难来到东大,所以希望东大这边派商船送货过去。
这个要求,李清表示问题不大!
两边的会谈持续了三天,诸多条约得到了双方的认可后,就剩下军备采购的事情了。
张庭恩个人是不主张对外出售军备的,但是他也没有设置障碍,而是去见了皇帝,当面表达了自己的建议。毕竟现在朝廷军队的装备还没完成换装,不是造不出来,而是不想花那么多的钱。至少承辉帝是这个想法,有三大营加神机营,在皇帝看来差不多够了。
各地驻军的装备差一点就差一点吧,周围没有强敌的情况下,全面换装没有迫切性。
这么说吧,即便是京畿驻军之中,也只有神机营换装了火帽枪,其他各部还是燧发枪。还有就是南洋新军,装备了火帽枪。
至于后装步枪,承辉帝根本没心情去换,只有贾琏的扈从换了,数量不超过一千支。在贾琏看来,这就是技术积累了,留着备用吧。
承辉帝对于是否要出售军备,也颇为迟疑,最终回复:“问问贾不器!他说卖就卖。”
有了飞剪船之后,从广州到京城之间的通信时间大大缩短了,快半个月,慢二十天。
尽管如此,贾琏接到京城来信时,那也是三月底了。南洋方面最后期限到了,李元那边谈判结果出来了。
双方达成协议如下,首先是允许荷兰人在六月底之前,成建制武装撤出爪哇,其次,荷兰人在爪哇的庄园主生意人都可以继续留下,但要照章缴税。最后,两国之间的关系最终如何,应由荷兰国内派出使者前往京城,进行友好谈判来决定。
谈判是李元主持的,所以这个结果,贾琏看到后也无话可说,表示认可,并签字,转送京师。
李元的信里还有一个消息,那就是西班牙方面派人送来赎金,李元希望,用这笔钱从国内采购大量物资以及移民花费。
这个要求,贾琏含蓄的拒绝了,理由也很简单,朝廷花了大价钱打造的舰队和军队,钱流水一样的出去了,至今没有回来一文钱。所以,这笔赎金非但不能截留,还要转送京城,最好还要大肆宣传,搞的人尽皆知。实际上贾琏已经借助报纸,在京城、松江、广州三地,散布婆罗洲发现大金矿的消息。并暗示李元,这么做的好处是可能很多人自费下南洋,希望能发财。李元要做的事情,就是尽量的保护好这些人的安全。
给李元回了信,次日贾琏在一个按照奥斯曼风格装修的房间内,靠着软垫子,手持一杯酒,宝钗、三姐、袭人、晴雯、司琪、鸳鸯、莺儿都在,一起观看奥斯曼舞姬的精彩表演。
要说这个舞呢,在东方有一个“肚皮舞”的翻译,也不知道对不对。
两个舞姬,一个敲鼓,另一个脸戴面纱,两截裙装,腰间裸露,下穿薄长,轮廓隐约可见。
“呸。不要脸!”莺儿看一眼就扭头低声骂,我们都关着灯才露。其他人看了也都面色微微发烫,眼神躲闪。
好在这俩舞姬也听不懂她们说的话,随着鼓点的开始,一个舞姬开始进入状态。
手腕上和脚腕上带着银铃,随着鼓点的节奏,发出清脆的声音。
雪腰如蛇,胯髋摇摆,臀生波澜。
贾琏抗性较高,比这更过分的多的多的都没少看,东京热不热?贾大人说了都不算。
不过其他人就不行了,才看了没一会,鸳鸯先跑了,她还是黄花身,看了浑身有虫爬一般,赶紧撤退,回到屋子里,依旧浑身发热。
晴雯是第二个走的,她性子如此,见不得这个,见鸳鸯走了,稍顷也悄悄去了。司琪多坚持了一会,也跟着走了。袭人倒是没走,一直坚持着看,三姐更是起身,跟在舞姬后面模仿,贾琏看的兴起还给三姐鼓掌,这妮子更来劲了。
宝钗也有点坐立不安的意思,但她能沉住气,没有走人,依旧继续看。她是这么想的,我若是走了,袭人和莺儿也要走,到时候这两个洋婆子,贾老爷还能忍得住把她们就地正法么?
关键时刻,丫鬟来报,门口有信,京城来的。
贾琏兴头被打断了,起身回屋,擦汗更衣,这才出来见信使。
信使乃张庭恩所派,问的是关于军售,以及是否要派商船前往奥斯曼帝国的事情。
想到历史上,与东大同为毛瑟大客户的奥斯曼土耳其,以及阿拉伯半岛沙漠下的石油,贾琏觉得这事情真不能怠慢,必须好好想想,如何弄一块随便用洛阳铲挖几下,就往外冒石油的宝地。割让不合适,私人领地是个不错的选择。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