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变法受挫

要知道,酷吏可不是啥好词,周兴和来俊臣,更是武则天时期的酷吏。嗯,请君入瓮,出处就是来俊臣发明的一种酷刑。

宋珂被弹劾之后,无奈上奏自辩,与其说是自辩,不如说是控诉,对各级官僚拖延清田,导致整个变法迟迟无法推进的控诉。

自辩的奏折上去之后,很快在京城引爆了第二波浪潮,这次是京官纷纷上奏,弹劾宋珂,并暗指他背后有靠山,做错了事情非但不肯认错,反而还要嘴硬,反咬一口,拿下属背锅。这已经不是酷吏了,是无德小人。

嗯,总之就是内阁里面有坏人,蒙蔽了陛下。

这一波反对声浪还不算太大,说明皇帝和内阁对京官的控制比较好,只有百十个官员上了弹劾奏章。

但是这一波还没过去,第三波紧跟着就来了,这一次是全国范围内的官员在弹劾宋珂。或者说看着是在弹劾宋珂,实则是在反对摊丁入亩。

毕竟有个事情明摆着的,摊丁入亩之后,就是士绅一体纳粮。

就问你,天下的官员,哪个不是士绅一伙的?

尽管各省封疆大吏都在压制弹劾奏折了,依旧没能阻挡下面的官员上奏弹劾。当然了,有的封疆大吏是做个样子,有的是真的在压制。

其中两江、两广的官员,就被压制的很老实,各自也就是三五份奏折上奏,两广这边广东是一份都没有,广西有五个官员上奏弹劾宋珂。

事情从承辉四十年五月底,闹到十月底,非但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

即便是方颂在十月底发布了调查结果,判定包姓士绅之死,并非由清田引起的,而是因为此人好赌,输光了家产所致,依旧被天下官员和士绅强烈质疑,连着方颂一块骂。说他是宋珂背后的靠山,是祸国殃民的奸贼。

在此背景之下,承辉帝与内阁磋商后,并没有做出任何退步,反而发上谕,明确指出,摊丁入亩,势在必行,反对者视作欺君。

紧接着,就河南发生的案件给予定性,维护了方颂的调查结果,但宋珂也没讨到好,以失职的罪名撤职回京,等待处分。

靠着皇帝个人巨大的威望,此事被压了下去,但是在河南试点的事情也黄了,被拖延了一年,想要重启,只能等重新选派大臣出任巡抚。

反对的声浪被压下去了,不等于反对的人就此作罢。只能说,借助包姓士绅之死,反对派大做文章,拖延了一年的试试点,事实上给承辉帝的改革,造成了影响,对承辉帝个人的威望,也造成了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承辉帝那边走龙禁尉的渠道,发了一道密旨,希望贾琏能有所动作。

毕竟当初贾琏就对承辉帝说过,一件事情无法压制的时候,可以用另外一件事情来转移注意力。

在密旨中,承辉帝还对未来继续摊丁入亩之事,表达了一下担忧。因为经此一事,天下士绅肯定会找各种手段和理由,抗拒执行。

受到牵连的方颂,也给贾琏写信,吐槽宋珂好为大言,实际上是个眼高手低的无能之辈,以巡抚之尊,竟不能驾驭一省下属。还说他是为李清背黑锅,派宋珂去河南做巡抚搞试点,那是李清大力推荐的人,宋珂还是青云系的明星人物。嗯,方颂默认贾琏不是青云系。

信中还详细的讲了包士绅案件的调查结论,人肯定不是被清田逼死的,包士绅家里以前有一万多亩地,因为好赌输掉了一大半,事发之前更是彻底的输光了田产,连老婆都输掉了。而且方颂猜测,不是他先自杀的,而是他老婆和小妾先死的。

问题是,方颂到开封时,所有证据都被做了手脚,甚至在查案关键时刻,开封知府也暴毙了。死因,马上风。

本来方颂已经查到了开封知府身上,这人都死了,线索彻底断了。只能封了赌场,通缉逃逸的赌场老板,就此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