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页

纳兰老师:“……”阿哥对程颢先生这印象打哪里来的?

“就是……”保康表达不出来,干脆学出来。还别说,如果不看他的小胖脸,喜庆欢乐的眉眼,天然上翘的嘴角,那是真的神似。

纳兰老师用他二十多年的人生经验,硬是从小学生这肉嘟嘟的胖脸上,不笑也笑的眉梢眼角中,看出来其中一个古板刻薄、道貌岸然的小老头儿的神韵,简直……不要太乐呵。

“老师知道阿哥要表达的意思。不过老师要说的是,程颢先生也是人,他也有人的惰性,终日苦读半日悠闲,格外愉悦,放任自己去追求,一种类似少年人的心态。”

“我们想象诗词中的他是一位蔼然长者,一个感情丰富的老人。‘时人不识余心乐’,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他知道人们是怎么说解自己的理学理念,而他的态度是‘嘲笑与讽刺’。”

保康:“……”

“纳兰老师,他既然不是一个‘坏人’,为何要做一个‘坏人’?”

纳兰老师:“……”

窗外的石溪道人和阿灵阿:“……”

三位老师一起石化,保康喊“纳兰老师?纳兰老师?”也没有回应。

是啊,如果程颢先生知道人生活在一种,感情经常被压抑和扭曲的环境中,一言一行都是令人窒息的“理”的世界中,为何他不解释?为何他不说明?

反而他还用他的学说,去加重这种枷锁一样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