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独卧斗室,虽已达高深境界,然毫无睡意。遂起坐,凭窗望月,以袖中葫芦倾酒而饮。
“欲破凝气入筑基,需灵气万斛,当预储灵露耳。“王林自语道。
虚空中忽传声音:“小子,欲觅木属之材炼化天逆珠,当在何时?“
王林沉吟片刻,答道:“且先寻静处闭关,俟筑基功成,再行筹谋。“
次晨辞亲,王林居于家中半月有余,日日承欢膝下。至期,辞别父母,双亲依依不舍,含泪相送。王林化作长虹,顷刻间杳然无踪。
临行之际,心中戚然:“此去经年,或十年,或一生,恐难再返...“
念及闭关之地,首推山中风穴。然王林思之再三,终弃此念。盖其修炼异于常人,必依活水滋养。且风穴近恒岳,隐患甚巨,遂决意另觅他处。
王林周流四周,寻得一峰岩嶙峋之山麓。峰下有洞,内有甘泉一线,四围兽迹斑驳,粪便星罗,盖常为野兽出没之所。
王林细察洞窟,探无别径,遂袖袍一挥,催动引力术,驱石块封死洞口,堆叠如壁垒。事毕,洞府遂成密室,与世隔绝。
自此,王林端坐洞中,潜心修炼。光阴荏苒,洞中日月恍若指间流沙。一载、二载、三载、四载,倏忽已逝,而外界杳无知者。
待四年后,洞外昔年堆砌之石块,渐为藤萝攀附,青蔓交织,层层密布,若非近观,断难察觉此中藏有洞府。草木葱茏间,唯余山风过处,树叶沙沙作响,隐约似闻修士吐纳之息。
四载春秋荏苒,此洞遂成山间异兽聚居之所。时有珍禽异兽盘桓于侧,或昂首长嘶,或屈爪吐息,皆对洞府若有灵犀焉。
是日,碧空如洗,天际忽现两道虹光,竟是三位修士御剑而至。为首者年届不惑,一袭玄衣如墨,眸若寒星,凌空而立,恍若谪仙。足下青锋寸许,寒芒隐现,气势迫人。
右首女子姿容绝代,皓齿明眸,眉含远黛,樱唇似樱,青丝随风拂动,宛若画中仙子。但闻其声如碎玉落盘:“三师兄,此番还请为小妹择一头灵慧墨晶兽。三月后将赴后山试炼,若得此兽为剑灵,必可技压群芳。“语罢,皓腕轻摇,袖间仙灵之气隐约可察。
观其眉眼间风情,竟似曾相识。若王林在侧,当识得此女乃徐氏之女——昔日青涩少女,今已亭亭玉立,风华更胜往昔,眉宇间依稀可见当年暗慕王卓时那抹羞涩。四载光阴,转瞬即逝,造化弄人,竟至如此。
中年人神色恍惚,须臾方定,忙颔首道:“师妹且自珍重,速入后山取机缘。待为兄助你擒得墨晶兽,亦当闭关潜修。“
女子身侧有少年,不过八九岁许,面如白纸,紧偎女子怀中,惧声道:“师兄、师姐飞得太疾,弟子眼目难睁,既至此地,还请速速落地。“
徐氏女莞尔一笑:“小师弟,非为姐不肯缓行,实是汝道行浅薄。为姐早劝汝不必相随,汝偏不信,区区御剑之速尚且难耐,何谈大道?“
中年人回首厉声道:“三师弟!汝天资卓绝,岂可为区区疾风退避?修真之道,首重毅勇,区区苦楚尚不能忍,如何证道?“
少年瑟缩不敢吭声,忙伏地称是:“是,三师兄教诲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