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交谈深入交谈,少年发现这些个贵族子弟是真的在认真倾听,态度也逐渐热络起来。
“今年粮食可还够吃?”
“你平时玩什么?”
“今晚吃什么”
……
三日后。
日落时分,学子们陆陆续续拖着疲惫的步伐,却带着明亮的目光回到集合地。
这三日里,他们各有收获。
有人袖口沾满泥土,那是为孤寡老人修补漏雨屋顶的痕迹。
有人袖袍残留墨香,那是教授村里孩童识字时留下的痕迹。
有人身上残留着药草味儿,那是为村民治疗多年顽疾的残留。
……
孔宣坐在路边,静静地听着学子们的汇报,眼眸中闪烁着欣慰的光芒。
这才是大王想要的结果吧,让这些未来的栋梁之材,用双脚丈量土地,用双手触摸民生,用心感受他们将要守护的大商。
游学的时间一天天过去。
学子们的足迹踏过田间地里,穿过喧嚣的市集,登上云雾缭绕的高山,渡过湍急奔涌的河流。
他们看到了大商真实的一面。
田间佝偻的老农,汗水浸透破旧衣衫,却依然难逃饿。
市集中巧手的工匠,十指布满老茧,却饱受盘剥的工匠。
深山中躲避徭役的猎户……
……
每一处见闻,都在学子们心中刻下深深的印记。
他们开始明白,书籍上的国泰民安四个字,需要多少人用血汗来书写。
两个月后。
孔宣将学子们召集到一处开阔的平原。六千余学子列阵而立。
两个月的游历,让这些稚嫩的面孔,多了几分成熟。
孔宣的目光扫过众人,高声道:“御剑术你们都学会了吧。”
“会。”六千余学子的声音在平原上回荡。
孔宣腰间青铜长剑铮地一声出鞘,剑身泛起灵光,静静悬浮于空。
他足尖轻点,飘然立于剑上,衣袂翻飞间宛若谪仙。
孔宣的声音在法力加持下,清晰传入每个学子耳中:
“修行之道,非独善其身,更当兼济天下。”
“吾带你们御剑巡游,便是要让大商百姓亲眼见证,他们的子弟已成长为何等模样。”
“忠于大王,忠于大商。”
“忠于大王,忠于大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