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山,通过引子迈入稷下学宫。
温暖潮湿的感觉迎面而来。
陈望脱下了自己外面的棉袍,而后伸了个懒腰,只觉得神清气爽。
两桑山下的不夜城,尽管不是洞天福地,但是受到两桑山的影响,也算是一处极佳的治地场所。
只是和两桑山之上的龙宫,可是有着天然之别。
在稷下学宫的顶峰,有一处大殿。
大殿之中有一位年轻但是贵为王爷座上宾的大衍宗传人魏星。
此人年岁不过二十,已经是一院的院长,修为高深,听说已经突破到了宗师境界。
手中大衍神算不光能够算人命数,更是能够算人机缘,神秘无比。
他曾言,如今稷下学宫的灵气正在逐渐增加,大势来临,五浊恶世即将到达了巅峰。
可是孤阴不生孤阳不长。
极致的五浊恶气之中,便诞生了些许灵气。
而有底蕴传承的龙宫便可以从地脉之中吸取两桑山之中的灵气,随后分润到整个学宫。
故而整个两桑山日后必定会成为洞天福地,修行圣地!
现在若是不赶紧吸两口,日后下了山,怕是再想要回山,就要钱了。
陈望深呼吸了一口,只感觉浑身舒爽。
此等灵气自然是有限的,不然的话也不可能让他们这些士子每日只有四个时辰在学宫上修行。
迈入学堂,除了龙宫建筑外,还修建了数十处学堂,龙宫很大,可是龙宫遗址大庭堂就那么多。
一般都是物尽其用,例如那有一座大炼丹炉的庭堂,就给了百家之一的医家。
那地脉煞气蒸腾的地方,是兵家还有工部两家共享。
后山那一处平整坡地,交给了农家。
相较之下...他们这些儒家...选修纵横家的士子,只是分到了一处平常的院落。
虽然清幽不少,但是难免少了许多恢宏壮丽和天地奇观。
顺着一条青石路蜿蜒而上,他很快抵达了一处半山腰的庐舍。
庐舍之中早就无比嘈杂了起来。
今日却是辩论的时候,独自登山浪费了一些时间,看样子这些同窗已经忍耐不住,提前辩论了起来。
迈入堂中,人流泾渭分明。
陈望的好友公孙宝见到陈望到来,连忙拉着他坐下。
眼神不善的盯着对面。
对面那五大三粗,似乎是经年累月在农建务农的壮汉不屑的站了起来,一脚蹬在桌子上,怒目而视。
“怎么?要打架不成!俺们农家可不怕你!”
“你!你!你!”
“公孙兄,耐心,耐心。”
陈望有些无奈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