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何为天时?帝崩也!

天府三十九年年末。

武川军镇。

若是放到以前,这个节骨眼上的魏渊正在盘算着如何应付来自于朝廷的‘调令’。

数年前天地大势未曾降临,作为凡俗之中的大将军和三公之一,在外节制近乎三成的天下兵马,还是最为精锐的那种。

在年关将至,必定会接到朝廷要他前往京师述职的命令。

他也会心惊胆战的一次又一次的踏上回京之旅。

可是如今,却是大有不同。

物是人非事事休。

现在的朝廷,巴不得他一辈子不踏入京师之地呢。

如今的朝廷内部斗的越发激烈。

这种激烈几乎要演变至真正的朝廷对抗。

哪怕是许多早就退休的老臣都迫不得已重返朝堂,当做缝补剂给这座千疮百孔的陈国庙堂缝缝补补。

没办法啊,年轻一辈,年富立强的中枢大臣,早就被丧心病狂的陈太极杀光了。

有人曾问,太子,国之储君,帝王,国之君者。

回顾古今,从未见过太子能够与帝王分庭抗礼的。

如此一来,岂不是倒行逆施?岂不是笑话?

实则不然,权力是需要让渡的。

并非是强求握在手中,它便不会溜走。

陈太极老了,而权力从不会老去。

它需要一个新的人来执掌。

太子陈和,温良恭俭。

早早的就被立为太子,几乎没有任何阻碍。

一应门阀的中心一代全部在这几十年甚至太子小的时候便已经向着他靠拢!

陈太极雄才大略,尽管对于这位不像自己的儿子不是很宠爱,但是依旧未曾动过废弃的念头。

陈国民富力强,可是四处战火纷飞,内乱不停,打了这么多年了,也该休养休养了。

如若在上位一个喜爱兵戈的君主,这陈国也怕是延续不了三代。

而陈太极在位开疆拓土,打烂了异族,收复了土司,抗拒了东瀛,已经做到了一个皇帝的极致。

外加上年老力衰,早早的就退了下来,让太子监国。

几乎说,除了君主的这个位置,还有少数极为关键的六部缺位他时不时的问询之外,所有权力尽数归顺于太子麾下了。

故而才会出现如此两龙相争的局面。

当然,其中还有擎天监,各地门阀,甚至江湖上宗的手笔。

这些暂且不论。

话说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