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青鸾殿里起暗流

任瑶期接过军报,指尖划过李将军的血字:“玄霄…令…”三个字歪歪斜斜,最后一笔拖出长长的血痕。她忽然想起唐枫冽临死前说的“背后势力”,若玄冰教余孽能买通钦天监太史令,能刺杀北疆守将,那么朝中必然有更高层的内鬼。

“皇兄可还记得,当年父皇临终前说过的‘三宗之约’?”任瑶期忽然开口,任瑶铮手中的狼毫猛地折断,墨汁在舆图上晕开一片漆黑——那是开国皇帝与青云宗、钦天监、玄冰殿立下的契约,约定永不提及三百年前的秘境之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今钦天监已露出马脚,玄冰教余孽更是意图复活魔龙。”任瑶期指尖按在舆图上的断云崖位置,“我今日收到消息,青云宗旧址有了线索,三日后我将亲自前往太行。”她抬头望向任瑶铮,后者眼中闪过担忧,“皇兄,你可还记得,母妃临终前交给你的那枚青云令?”

任瑶铮猛地转身,从颈间扯下一直戴着的青玉令牌,上面刻着的云纹正是青云宗的标志。当年太后临终前曾说,若任瑶期遭遇危难,便用此令开启青云宗的密道。此刻令牌在任瑶期掌心发烫,与她眉间的冰纹产生共鸣,竟在空气中拼出“断云崖下,霄魂未灭”八个字。

“原来母妃也是青云宗的人……”任瑶铮声音发颤,想起母亲临终时的话:“阿铮,保护好妹妹,她的肩上担着比皇位更重的责任。”他忽然握住任瑶期的手,发现她掌心滚烫如灼,与往日的冰寒截然不同,“妹妹,你最近灵力波动异常,莫不是在秘境中……”

“无妨,只是神魂融合的必经之路。”任瑶期抽出银环,九道光环在指间流转,突然化作九柄冰剑,悬浮在舆图上方,“皇兄,你替我稳住朝堂,我去断云崖查明青云宗的真相。若三日后我未归,便用这冰剑令调动暗卫,封锁所有秘境入口。”

任瑶铮还欲再说,殿外突然传来钟鸣——苍梧宫的晨钟本该敲九声,此刻却敲了十三声,这是有重臣薨逝的丧钟。任瑶期心头一跳,只见青鸾匆匆赶来,附耳低语:“陛下,吏部尚书张大人今早被发现死在书房,枕边放着半块刻有‘玄’字的玉佩,正是当年玄冰殿赏赐给外门弟子的信物。”

舆图上的冰剑突然震颤,其中一柄“当啷”落地,在青砖上划出冰痕。任瑶期望着窗外飘起的细雪,忽然想起前世在玄霄殿的最后一战,那些倒在她剑下的外门弟子,临终前也是这样将玉佩放在枕边,期待着殿主能收他们的神魂入冰棺。

“看来,他们等不及了。”任瑶期捡起冰剑,指尖在剑身上刻下“查张府三日前出入记录”的血字,冰剑瞬间化作流光飞出窗外,“皇兄,玄冰教余孽这是在向我们宣战,他们想在秘境彻底稳固前,毁掉所有知道三百年前真相的人。”

任瑶铮看着妹妹眼中翻涌的冰蓝色光芒,忽然想起她刚登基那年,也是这样的眼神,在朝堂上力排众议,将试图谋逆的宁王一党全部流放北疆。那时的她不过十六岁,却比任何人都清楚,有些血,必须用剑来止。

“去吧,断云崖的事交给你,朝堂的事交给我。”任瑶铮拍了拍任瑶期的肩,忽然从袖中取出一个锦盒,“这是母妃留给你的,她说等你真正想起自己是谁时,自然会用到。”锦盒打开,里面躺着一枚刻着“霄”字的玉简,正是三百年前玄霄女帝的神魂玉简。

任瑶期接过玉简的瞬间,眉心冰纹突然爆发出强光,前世记忆如洪水般涌入脑海——她看见青云宗的弟子们在断云崖顶布下结界,用自己的神魂为引,只为让她的一缕残魂得以转世;她看见唐枫冽的父亲,当年的玄冰殿大祭司,在她封印魔龙时,偷偷将一缕魔魂注入玄霄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