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黑子的人神色淡然,单手负在身后,另一只手随意地拨弄了一下棋子,嘴角带着一抹不显山不露水的笑意,仿佛这一切都在他掌控之中。
这时,他才抬起头,目光直视着叶语闲,眼神沉静,带着一种不易察觉的锋锐。他看着叶语闲打量棋局的模样,淡淡地开口:“这位也爱好此物?要不要来试试?”
叶语闲轻轻一笑,随手摇开折扇,目光在那人身上流连片刻,随即缓缓落座,伸手轻轻拂过棋盘,淡然道:“既然有人相邀,那在下便恭敬不如从命。”
说罢,叶语闲伸手拨动棋子,随手将红方的棋子摆正,嘴角挂着一抹若有似无的笑意。
“先请吧。”对面那人眯了眯眼,唇角微微勾起一丝笑意,伸手捻起黑子。
四周的喧闹与纷争依旧,可这一方棋盘之上,却是风云初起,隐隐有另一场博弈即将展开。
叶语闲的围棋是有段位的,但象棋却没有太高的造诣。然而,中国象棋在后世有一个非常逆天的东西存在——和棋谱。
如果先手方按着和棋谱走棋的话,毫无进攻欲望,疯狂兑子。这种一心想和棋指导思想,会让后手方基本没有赢的可能。于是,为了避免这种烂棋的出现,后世在比赛中某位大师提出了和棋红负的思想。
很可惜,明代没有。
棋盘上最后两枚将帅彼此相望,兵卒寥寥,局势已然僵持。
叶语闲轻轻吐出一口气,折扇在掌心敲了敲,心里暗笑道:“先手和棋谱,果然还是好用啊……”
他话音未落,对面的男子已经抬起眼,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嘴角带着一抹意味不明的笑意:“阁下这一味求和的心态,为何没有一点进攻的欲望呢?”
小主,
叶语闲微微一怔,随即轻笑一声,随手将折扇一收,懒洋洋地倚在椅背上,语气轻松地推脱道:“进攻?那多麻烦啊,我可是个和平爱好者。”
他当然不会承认自己是照着后世的“和棋谱”死撑,但这话一出口,带着几分揶揄的味道,倒显得他不急不躁,胜败皆淡然。
男子盯着他看了几秒,忽然哈哈大笑,笑声爽朗,透着几分畅快。“好吧,王某信了!”
他的笑声在客栈喧嚣的人声中显得格外响亮,引得不少人回头张望。叶语闲也不介意,只是眯着眼打量着他,心中暗自思索——
这人姓王,棋力极高,性格沉稳,似乎并非寻常之辈……
他心里有了几分判断,但并不急着点破,而是继续悠然地摇着折扇,静静等待着对方的下一步举动。
王姓的男子并没有继续下棋,而是轻轻放下棋子,神情依旧淡然。他从怀里掏出一本小册子,将其递给叶语闲,声音温和却带着几分赞赏:“能顶和王某的人,世间也属罕见。”他顿了顿,似乎是为了缓解局势的紧张气氛,笑了笑,继续说道:“这是王某整理出来的,这几年精彩的对局。这一册一共三十五局棋,如果阁下有兴趣,还请阁下垂阅。”
叶语闲接过册子,指尖微微触及到那精致的封皮,书页泛黄,显然是经过长时间的翻阅和珍藏。他低头看了看封面上的字——
“自出狱来无敌手?”叶语闲一愣,再仔细一看,发现是:《自出洞来无敌手》
这句话让他忍不住想起了九阴真经里的黄裳,那个在深山闭关多年,曾被一群人追杀,最后练成绝世武功、从洞中出来却发现仇家们要么死了,要么老得不成样子的经典桥段。叶语闲脑海中瞬间浮现出那个形象——原本自以为闭关练成之后可以大展拳脚,结果出关后发现昔日的仇敌全都已经“死于非命”,留下的只有无尽的空虚和寂寞。
叶语闲心里有了这个联想,不禁轻笑了一声,却并没有在脸上表现出来。
他看着那本小册子,想了想,还是客气地道了一声:“多谢王兄赐教。”
那位王姓男子看到叶语闲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不屑或惊讶,反而更加满意了,眼中闪过一丝欣赏。他轻轻点头,慢慢说道:“这三十五局棋,涵盖了我近些年所遇到的对手,都是些有些名气的人物。棋局中虽有输赢,但胜负背后,更多的是对各自棋艺的挑战与突破。阁下若有时间,仔细研究一番,定会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