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王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是啊,早在三十年前,他们便以巨大的财富和影响力渗透了朝廷。从盐运到商贸,从学堂到百姓田地,凡是金陵乃至江南的要害处,都有他们的手段。朝廷虽有旨意,奈何家族的势力根深蒂固,很多事情我也只能听之任之,稍有动作便怕引起更大的动荡。”
郡王的话似真似假,但却让叶语闲的心中升起了疑窦。他放下茶杯,眼神闪烁,沉声问道:“郡王既然知晓他们如此作威作福,为何不直接奏报英宗?难道……陛下也不愿管?”
话音刚落,郡王眼神一闪,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叹了一口气:“巡察使说得轻巧,陛下若真能解决,我金陵早已恢复安宁了。”
叶语闲眉头微微蹙起,心中隐隐觉得不对劲。这一瞬间,他仿佛想到了什么,缓缓开口:“郡王,不知可否赐教,英宗为何会在北京而非南京?南京既是旧都,按理说防守稳固,如何到如今竟让陛下舍弃?”
郡王目光深沉,低声说道:“那是三十年前的旧事了。四大家族的崛起,彻底撼动了朝廷在南方的根基。当时的皇帝无奈,只得迁都北上,以避家族势力的锋芒。自此,北部开拓成了新朝的重点。陛下年轻有为,想凭借御驾亲征之举,重振皇权,恢复昔日的辉煌。”
叶语闲的心猛地一震,这完全偏离了他对大明历史的认知。他努力让自己保持镇定,脸上带着若有所思的表情,但脑海中却被突如其来的系统提示打断了:
【系统提示:图鉴功能已解锁。更多信息请浏览《大明史》】
叶语闲一怔,赶忙在脑海中调出系统界面,翻阅起刚刚开启的图鉴功能。果然,在《大明史》的条目中,详细记录着这个世界线与他记忆中的区别。三十年前,四大家族通过掌控盐运、粮食贸易以及民间学堂,迅速积累了难以想象的财富和权力,甚至直接干预朝廷政务。皇帝朱棣迫于压力,决定迁都北京,彻底摆脱南方势力的掌控,并以镇守北疆为名,将权力中心向北转移。
更令人震撼的是,图鉴中提到,朱祁镇的北伐其实不仅仅是为了拓疆开土,而是为了通过一场胜利来确立北都的正统地位,同时削弱南方家族的影响力。然而,这场战争却因瓦剌也先的强势阻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局。
叶语闲咽了咽口水,心中暗道:“怪不得这个世界的英宗选择御驾亲征,原来这里的权力版图早已大变。四大家族的势力根深蒂固,难怪连金陵郡王都被架空了。”
他抬眼看向郡王,装作随意地说道:“如此说来,郡王在这金陵之地,倒是举步维艰啊。”
郡王苦笑一声:“岂止是举步维艰,简直是步步惊心。不过,巡察使既然来了,想必朝廷是有心想整顿金陵的局面了?”
叶语闲没有立刻接话,而是笑了笑:“郡王不必心急,朝廷派我来,自然有我的用意。既然今晚宴会已开始,不如先入席,边吃边谈?”
郡王微微颔首:“也好,今日是小王备薄酒款待巡察使和夫人,还请二位不要嫌弃。”
叶语闲点头,心中却暗暗警惕。他已经感受到这场宴会远不只是单纯的接风,或许,还隐藏着更深的试探与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