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捕鱼、换粮

两人特意绕路来到村口,老槐树下不少人聚集着纳凉休息。

众人见两人回来,相熟的不停的打着招呼。

“韩张氏,两口子从哪回来呀!”

“是啊,两口子看着真般配。”

有几个和韩安娘相熟的妇人开着玩笑。

韩安娘心中虽然羞恼,但也没法封住别人的嘴,真要较真去分说,背地里只会说的更加难听。

心中无奈,只能笑着解释道:

“二婶子可别乱说,继哥儿可是读书人,别坏了继哥儿的名声咧。”

“哈哈!”

......

突然,有人见韩继身上的背篓异常沉重,便开口问道:

“继哥儿背着啥,咋看起来这么沉呢?”

韩继和村里人不熟悉,维持着原主沉默寡言的人设,没有做声。

韩安娘主动接茬道:

“鱼,都是大鱼,今天和继哥儿辛苦了一天,在后山河里用桶舀干了两个水潭子,抓了好些鱼。”

韩继配合的将背篓放在地上,众人围观上来一看。

“嚯,真是大鱼啊,还不少。”

“韩张氏你莫要骗人咧!用桶舀水真能抓到鱼?”

众人议论纷纷,其中有个妇女眼中跃跃欲试。

“你个虎娘们,那河里的水潭子是人力能舀干的。”

“是啊,又不是没人干过,舀出来的水,还没渗进去的快,一家子忙乎一上午,还是那么多的水。”

去河里水潭子舀水抓鱼的事,村里自然是有很多人试过了,靠人力根本不可能排干。

韩张氏和几个妇女打了个招呼,便佯装离去。

这时,有个精明的大娘开口道:

“韩张氏,这么多鱼......你吃的完吗?天气这么热,可别放坏喽。”

韩继正慢吞吞的准备背上背篓离去,闻言好似一愣,回头朝说话的大娘望去。

韩安娘也顿住脚步,故作不解道:“王大娘有什么好法子,不用盐能将鱼儿存放起来不坏吗?”

“大娘哪有什么好法子啊,就算有足够的粗盐腌制也不成,天气太热了。”

“这样,大娘用野蘑菇和你换几条鱼行不行?免得你放坏了就可惜了。”

说话的大娘有三个儿子和儿媳,六七个孙儿,没有分家单过,老老少少足足十几个劳力。

白日里父子三人上山狩猎,她则带着两个儿媳和几个大一点的孙儿,上山挖野菜找山货,日子虽然艰难,但比一般人家过得要好一些。

“那可巧了不是,我这两日也采了不少的蘑菇呢.要不换点别的.....”

韩安娘也是影后附体,谎话张口就来。

这时另一个大妈开口道:“韩张氏,你要粮食吗,高粱米和豆子。”

这个大妈家里情况也不错,家里大大小小的劳力也有十来人,在山上偷摸开了两亩荒地,种了不少耐旱的粮食作物,只是产量不高。

“那可太好了,家里正好粮食不够,大娘你说如何换?”

精明的韩安娘,将问题抛给这个大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