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北海一号小麦

要走这条路,首先要自己理解那些公式的含义,能够自己计算,才可以在晋升中不断调整。

如果只是死记硬背,注定会失败。

他灵机一动,没有实验者可以自己培养啊,决定自己培养实验者。

也就有了高诚来北海书院这一遭。

“但其中也有两位入门了”铁虎捧着一杯茶,老气横秋的说道:“只要假以时日,必将生神”

“一个书院里,几年能出一个生神境就是了不得的事了,一次能出两个,如果顺利,成为七八境,将会举国震动”

李望山还有他的同窗们属于往届学员,不包含在内。

这些学子也不过是十岁到十六岁的年纪,有些比高诚还要大。

“举国震动么”高诚拍拍手上的瓜子壳,“这才仅仅只是个开始,走了,还有很多事要做”

回到北海郡后,他一刻也没有闲过。

等娄凡下课就带着他寻矿,地面好找的矿找了七七八八。

两座金矿,三座铁矿,一座铜矿,还有一个石灰矿。

石灰矿,高诚想到了水泥这个现代社会的必备产物。

只是苦于手下没有化学方面的人才,只能暂且搁置。

相关人才他已经在让二牛找了。

话说二牛现在出息了,利用自己曾经在街头厮混的经验,加上高诚教他的总结归纳整理,情报人员培训指南已经出到第二版了。

下山途中还发生了些突发情况。

“主公”远处一个穿着与乡间农民无二的男人脚下生风,一路狂奔到高诚面前。

“主公你看”

不等高诚问话,男人就把一颗沉甸甸的麦穗塞到他手里。

“好饱满的麦穗”高诚掂了掂手中麦穗,惊奇说道:“这北海1号小麦才到你手里一个月吧,怎么就种出来了”

眼前人正是二牛帮他搜寻来的农家书生,养气巅峰境界,名叫姜伯农。

农家与其他流派不同,不喜学问,反而整天沉浸在田地里。

“我师父传给我的独门术法,能够催熟小麦。”姜伯农弹指射出一道白光,路边的野草瞬间开始肉眼可见的生长起来。

看的高诚两眼放光,还有这种好东西,从未听姜伯农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