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朱紫国唐僧论前世 孙行者施为三折肱

太监们听到这里,皆是面露惊讶之色,心中暗暗思忖:这人好大的口气啊!然而校尉却说道:“敢如此口出狂言,想必定有过人之处。我们可以先在这里等候,一部分人入朝禀报此事,另一部分人留在此处。”于是他们便分成两拨人马,其中四个太监和六个校尉没有等待宣召,直接入朝,在台阶下上奏道:“主公大喜啊!”此时,那国王正在与三藏用过餐后闲谈,突然听到这个消息,不禁好奇地问道:“喜从何来?”

此时,旁边的太监奏道:“奴婢等人早就领出了招医皇榜,并将其张贴在了鼓楼之下。结果被从遥远的东土大唐前来取经的一位圣僧——孙长老给揭走了。此刻,这位圣僧正待在会同馆内,还需要大王您亲自前去邀请他才行呢!听说他有着手到病除的神奇本领啊!所以特地前来向您禀报此事。”国王听后,心中顿时充满喜悦,赶忙询问唐僧道:“法师您一共有几位高徒呀?”唐僧双手合十回答说:“贫僧共有三个顽皮的徒弟。”国王又接着问道:“那么哪一位高徒擅长医术呢?”唐僧如实答道:“实在不敢对陛下有所隐瞒。我那些徒儿们,都是些山野间的平庸之才罢了,他们只会挑担背包、牵马引路,或是在山涧溪流中寻找路径,引领着贫僧翻山越岭。如果遇到险峻之处,他们倒是可以降妖伏魔、擒虎捉龙。但是,没有一个懂得药性的人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王说道:“法师何必如此谦逊呢?朕今天登上宝殿,有幸与法师相见,这真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缘分啊!既然法师的高徒并不懂医术,那他们怎么会轻易地揭开我的榜文,让我亲自去迎接呢?必定是因为他们拥有医治国家的能力啊。”

只见那皇帝开口说道:“诸位爱卿,朕现在身体虚弱无力,无法乘坐车辇;你们可以代替朕前往朝堂之外,诚心诚意地邀请孙长老,让他来为朕诊治疾病。你们见到他的时候,千万不能有丝毫的怠慢,要称呼他为‘神僧孙长老’,都要用君臣之间的礼节来对待他。”

于是那些大臣们便领了旨意,和负责看守皇榜的太监以及校尉一同来到了会同馆,整齐地排列好队伍后开始参拜。这一举动吓得那猪八戒赶忙躲进了厢房里,沙僧则迅速闪到了墙壁之下。而那孙悟空,则看着他们坐在正中间,端正地坐着一动不动。八戒心里暗自埋怨道:“这个猴子真是能把人活活气死啊!这么多官员前来朝拜,他不仅没有回礼,甚至连站起来都不肯!”过了没多久,众人行礼完毕,分成班次向孙悟空禀告说:“向上禀报神僧孙长老。我们都是朱紫国国王的臣子,今日奉国王的旨意,带着诚挚的敬意前来参拜并请求神僧您入朝为国王治病。”这时,行者才慢慢地站起身来,对着众人说道:“你们的国王为什么不来呢?”

众大臣纷纷说道:“我王身体虚弱,力量不足,不敢乘坐车辇,特意命令臣等代替大王行此礼节,前来拜见神僧啊!”行者回答道:“既然这样说,诸位请先上前吧,我随后就到。”众大臣各自按照品级顺序,整齐地排列着队伍向前走去。行者整理好衣服起身。八戒说道:“哥哥,千万不要把我们牵扯出来。”行者说道:“我不会牵扯你们,只是需要你们两个帮我收药。”沙僧问道:“收什么药?”行者答道:“只要有人送药给我,就照数量收下,等我回来再用。”两人答应了一声不再说话。

这行者很快就和众多官员一同到达。众大臣先走进去,向国王禀报说已经找到孙悟空。国王卷起珠帘,露出龙眼和凤眼,张开嘴巴说出御旨般的话语,询问道:“哪一位是神僧孙长老?”行者走上前去一步,严厉地大声说道:“老孙就是。”

那国王听闻声音凶狠无比,又见来者相貌刁钻古怪,顿时吓得浑身颤抖,一个不稳便跌坐在了龙床之上。惊慌失措的女官和内宦们急忙上前,将国王搀扶入宫中。国王心有余悸地说道:“真是要把寡人给吓死了!”众官员纷纷嗔怪行者道:“你这和尚怎么如此粗鲁无礼、粗俗疏陋!竟敢擅自揭下皇榜!”

行者听了这些话,却不以为意地笑了笑,说道:“诸位可真是错怪我了。若是都像你们这般拖沓缓慢,你家国王的病,就算是一千年也难以痊愈。”众臣听了,不禁反驳道:“人生在世,能有多少阳寿?就算是一千年,难道还治不好吗?”行者摇了摇头,说道:“他如今已然是个病君,就算死了也会是个病鬼,倘若再转世投胎,依旧还是个病人,这不就意味着一千年也还是好不了吗?”众臣闻言,顿时怒不可遏:“你这和尚,实在是太不懂礼数了!怎敢如此信口雌黄!”

行者笑着说道:“并非是我胡言乱语。你们且听我细细道来:医门之理法极为微妙玄奥,关键在于心中要有灵活的应对之法。望、闻、问、切这四件事,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做到周全完备。首先要观察病人的神气、面色,了解其润泽、干枯、肥胖、消瘦以及起居睡眠的情况;其次要听闻病人的声音,分清是清晰还是浑浊,倾听他的真话以及狂言乱语;接着要询问病源,了解发病的时间以及饮食和大小便的状况;最后才是切脉,明确经络的浮沉表里等情况。我若不进行望、闻、问、切,今生恐怕都难以确保你的安然无恙。”

那两班文武官员之中,有太医院的官员,听到这番话后,对众人称赞道:“这和尚所言甚是有理。即便是神仙看病,也需要望、闻、问、切,这正符合神圣的医道和精妙的医术啊。”

众官依照此言,赶忙让近侍传奏道:“长老需要运用望、闻、问、切的医理,才能够确诊病症并用药。”那国王躺在龙床上,有气无力地声声唤道:“叫他走吧,寡人实在见不得生人面了!”近侍的出宫来传达国王的旨意:“那和尚,我王说了,让你离开,他见不得生人面哩。”行者道:“若是见不得生人面,我会‘悬丝诊脉’之法。”众官听闻,心中暗自欣喜,纷纷说道:“悬丝诊脉,我们只是听闻过,未曾亲眼见过。再去奏报国王吧。”那近侍的又入宫奏道:“主公,那孙长老说不见主公之面,他也能通过悬丝诊脉来诊断病情。”国王心中暗自思忖道:“寡人病了三年,还未曾尝试过此方法,宣他进来吧。”近侍的急忙传出道:“主公已允许他悬丝诊脉,快快宣孙长老进宫诊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行者却就上了那金碧辉煌的宝殿。唐僧见状,忙迎上前去,怒声骂道:“你这泼猴,真是害苦了我也!”行者却笑嘻嘻地说道:“好师父,我这是在为你增添壮观呢,你反倒说我害你?”三藏听了,怒喝道:“你跟随我这几年,何曾见过你医好谁来!你连药性都不知晓,医书也未曾读过,怎敢如此大胆,闯出这等大祸!”行者依旧笑着回答:“师父,你原来并不晓得。我有几个草头方儿,能够医治大病,保管能将他医好。就算是医死了,也不过问个庸医杀人的罪名,不该死罪,你又何必害怕!不打紧,不打紧,你且先坐下,看看我的脉理如何。”长老又说道:“你何曾见过《素问》《难经》《本草》《脉诀》这些医书,又是怎样理解其中的章句,如何进行注解的,就敢这般胡说八道,还会什么悬丝诊脉!”行者笑着回应:“我身上有金线,你不曾看见罢了。”

孙悟空见状,当即伸手下去,在尾巴上拔了三根毫毛,轻轻捻动,口中念念有词:“变!”瞬间,三根毫毛化作三条丝线,每条丝线都长达二丈四尺,按照二十四节气排列,托于他的手中。孙悟空得意地对唐僧说道:“师父,你看,这不是我的金线吗?”

近侍宦官在一旁说道:“长老,先不要多说了,请随我入宫为陛下诊视病情吧。”孙悟空向唐僧告别后,便跟着近侍宦官进入宫中看病。

正所谓:心有秘方能治国,内藏妙诀注长生。

然而,这一去究竟能否看出病症,又会用什么药品来治疗呢?欲知详情,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