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

龙王辞别后离开长安,返回水府。大大小小的水神纷纷迎接,问道:“大王去见那个算卦的怎么样了?”龙王回答:“见到了,见到了,见到了!不过是一个信口开河、只会讨春的家伙罢了。我问他什么时候下雨,他说明天会下雨;问他具体时间和雨量,他说辰时会起云,巳时会打雷,午时会下雨,未时雨停,雨水深达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我跟他打赌,如果真如他所言,就送他五十两银子作为酬谢;如果稍有偏差,就要砸烂他的招牌,把他赶出长安,免得在这里蛊惑人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众水族笑着说道:“大王可是八河都总管,掌管着降雨大权,有没有雨只有大王您才知道;他怎么敢这么胡说八道呢?那算卦的肯定输定了!肯定输定了!”

就在这时,龙子、龙孙以及鱼卿、蟹士们正在欢乐地谈论这件事,突然听到半空中传来声音:“泾河龙王接旨。”

众人皆抬头仰望,只见一个身着金衣的力士,手擎玉帝敕旨,径直朝着水府而来。龙王见状,慌忙整理衣冠,端庄肃穆,焚香迎接圣旨。金衣力士完成使命后,返回天空离去。龙王谢恩后,拆开圣旨查看,上面写着:

敕命八河总,驱雷掣电行;明朝施雨泽,普济长安城。

圣旨上所规定的时辰和雨量,与那位先生的判断竟然毫发不差。这可把龙王吓得魂飞魄散。过了一会儿,龙王才苏醒过来,对众水族说道:“尘世间竟有如此灵验之人!他真的是能够通天彻地,我确实比不上他啊!”鲥军师上奏道:“大王请放心。要赢他有何困难?臣有一条小计,定能让他闭嘴。”龙王询问计策,军师说道:“在降雨时,稍微偏差一些时辰,减少一些点数,这样就能证明那厮的卦象不准确,我们不就赢了吗?到时候,我们就可以打碎他的招牌,赶他走人,这又有何难呢?”龙王听从了他的建议,果然不再担忧。

次日,泾河龙王点齐风伯、雷伯、云童、电母,一同前往长安城九霄之上。他一直等到巳时才开始布云,午时发雷,未时落雨,申时雨停,降雨量却只有三尺零四十点。他私自更改了下雨的时辰和点数,比原定的少了一个时辰和三寸八点。雨停后,龙王便打发众将班师回府。

随后,他又按下云头,变回白衣秀士的模样,来到西门里大街上,闯入袁守诚的卦铺。他不由分说地将招牌、笔、砚等一并摔碎,还对袁守诚破口大骂:“你这信口雌黄、妖言惑众的家伙!你的卦一点都不灵验,所言荒谬至极!你说今日下雨的时辰和点数都不对,可你现在还安然无恙地坐在这里,赶快给我滚,否则我饶不了你!”

然而,袁守诚却丝毫不惧,依然稳稳地坐在椅子上,仰头冷笑道:“我不怕!我不怕!我没有死罪,倒是你恐怕难逃一死!别人或许好骗,但你可骗不了我。我认得你,你不是什么秀士,而是泾河龙王。你违背了玉帝的旨意,擅自更改了时辰和点数,触犯了天条。你在那‘剐龙台’上,恐怕免不了一刀,你还有脸在这里骂我?”

龙王听闻此言,顿时心惊胆战,毛骨悚然。他急忙丢下门板,整理好衣物,恭敬地向先生跪下,说道:“先生请不要怪罪。我之前的话只是玩笑而已,没想到竟然弄假成真,果真触犯了天条,这可如何是好?还望先生救我一命!否则,我就算死也不会放你离开。”守诚说道:“我无法救你,只能给你指一条生路,让你去投胎转世。”

龙王说道:“愿闻其详。”先生说道:“明日午时三刻,你应当前往人间的曹官魏徵处听候处斩。你若想要保住性命,必须赶紧去告知当今的唐太宗皇帝。那魏徵是唐王驾下的丞相,如果你能向他求情,或许可以保住性命。”龙王听后,拜别先生,含泪离去。

不知不觉中,红日西沉,太阴星升起。只见烟雾凝聚,山峦呈现出紫色,归巢的乌鸦也显得疲惫不堪。远方的路上,行人纷纷前往旅店投宿。渡头边,新雁栖息在沙滩上,银河清晰可见。更筹声不断催促着人们,孤村中的灯火微弱无光。

清风袅袅,炉烟缭绕着清道院。在蝴蝶的梦中,人们都消失不见。月光移动,花影爬上了栏杆,星光闪烁。更漏声不断变换,不知不觉中,深沉的夜晚已经过去了一半。

这泾河龙王并未返回水府,而是在空中徘徊,一直等到子时前后。他收了云头,敛了雾角,径直来到皇宫门首。

此时,唐王李世民正梦见自己走出宫门,在月光下漫步于花阴之中。忽然,龙王变幻成人形,上前跪拜在地。他口中高呼:“陛下,救我!救我!”太宗惊讶地问道:“你是何人?朕如何救你?”龙王回答道:“陛下乃真龙天子,而臣是业龙。臣因触犯天条,该由陛下的贤臣人曹官魏徵处斩,故而特来拜求,恳请陛下救我一命!”太宗听闻,说道:“既然是魏徵处斩,朕可以设法救你。你且放心前去吧。”龙王听后,满心欢喜,叩头谢恩后离去。

却说那太宗梦醒之后,对此事念念不忘,心中一直牵挂着。转眼间,已至五鼓三点时分,太宗早早地设朝,聚集了两班文武官员。

只见那皇宫之中,烟雾缭绕,笼罩着凤阙,香气弥漫,充溢着龙楼。光芒摇曳,丹扆闪耀着动人的光彩;云彩拂动,翠华流淌着祥瑞的气息。君臣之间相互契合,犹如尧舜时代一般和谐;礼乐制度威严庄重,近似于汉朝和周朝。侍臣们手持宫灯,宫女们轻摇羽扇,双双映衬出绚丽的色彩;孔雀屏风,麒麟宫殿,处处闪耀着光芒。山呼万岁之声响彻云霄,华祝千秋之词不绝于耳。静鞭三下,响声清脆,衣冠整齐,众人朝拜着皇帝。宫花灿烂,散发着阵阵天香;堤柳轻柔,伴随着悠扬的御乐。珍珠帘、翡翠帘,高高地悬挂着;龙凤扇、山河扇,稳稳地停留在宝辇之上。文官们英姿飒爽,武将们精神抖擞。御道上区分着高低贵贱,丹墀下列着不同的品阶。金章紫绶的官员们乘着三象,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地久天长,千秋万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众官朝贺完毕,各自分班站立。唐王李世民目光炯炯,逐一从头审视,只见文官行列中有房玄龄、杜如晦、徐世、许敬宗、王珪等人,武官行列中有马三宝、段志贤、殷开山、程咬金、刘洪纪、胡敬德、秦叔宝等人,他们一个个仪态威严,庄重肃穆。然而,唯独不见魏徵丞相的身影。

唐王召徐世上殿,说道:“朕昨夜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有一人迎面而来,向我参拜,自称是泾河龙王,因触犯天条,将被人曹官魏徵处斩,他恳请我救他一命,朕已经答应了。今日朝堂之上唯独不见魏徵,这是为何?”徐世回答道:“此梦或许会成真,不久魏徵就会前来上朝,陛下切勿让他出门。只要过了这一天,便可救下梦中之龙。”唐王听后大喜,立即传旨,命当驾官宣魏徵入朝。

却说魏徵丞相正在府中,夜观乾象,燃起宝香。忽然,他听到九霄之上传来鹤唳之声,原来是天差仙使捧着玉帝的金旨而来。金旨上写着,要魏徵在午时三刻梦斩泾河老龙。魏徵谢过天恩,斋戒沐浴后,在府中试慧剑、运元神,因此未能入朝。

当驾官捧着圣旨前来宣召时,魏徵惶恐不安,但又不敢违抗君命,只得匆忙整理衣冠,束好衣带,随旨入朝。在御前,他叩头请罪。唐王出旨道:“赦卿无罪。”此时,诸臣尚未退朝,唐王却下令卷帘散朝,只留下魏徵。

唐王宣魏徵上金銮殿,召入便殿,先与他议论安邦之策、定国之谋。将近巳末午初时分,唐王命宫人取来大棋,说道:“朕与贤卿对弈一局。”众嫔妃随即取来棋枰,铺设在御案上。魏徵谢恩后,便与唐王对弈起来。

究竟这局棋的胜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