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行远沉吟片刻:“六块钱!”其实他刚才就猜到何雨柱待在摊位旁的目的了,这家伙肯定是想知道人家的盈利情况。
这不难理解,何雨柱现在虽是轧钢厂的后勤主任,一个月能拿八十九块钱,比一般人家强不少。但没人会嫌钱多,何雨柱也不例外,他只是想给下一代创造更好的条件。
“不对,就这么少吗?怎么也得有八块钱吧!”何雨柱不认同地摇摇头。根据他的观察和估算,从馄饨摊准备的肉馅来看,如果全部包完,大概能有八十碗,一碗挣一毛钱,那不就是八块钱嘛!
裴行远笑了笑,这就是典型的打工人思维,只算物料成本,总是忽略人工、设备投入、税收等可见成本,以及人情打点这些隐性的公关成本。
不过,就眼前这个摊主而言,主要成本就是人工、桌椅、锅碗筷、煤炉子这些可见成本,税收、摊位管理费压根没有,更别提公关费用了。
在这个草创的年代,胆子大的先行者们所赚取的利润,是几十年后的人难以想象的。
裴行远向何雨柱简略地讲解了其中的门道,看他似懂非懂的样子,就知道他根本没理解,便懒得再费口舌。
这种道理,只有自己当了老板,才会明白每天一睁眼,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挣回员工工资、办公开销等成本,剩下的才是自己的盈利。
“你说,我要不要让你嫂子也支个早点摊?咱不做馄饨,就卖包子,我晚上包好,第二天早上一蒸就能卖……”
“得了吧,人家好歹是主任夫人,你让她抛头露面卖包子,别人会怎么想?哎哟喂,何主任家里这么缺钱,出啥事了?”
裴行远的话让何雨柱哑口无言,最终他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行了,以后会有挣大钱的机会。我问你,如果有一天酒楼可以私营了,你有没有兴趣去当大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