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至夜深人静,偏院中,总会传出柳含霜,声泪俱下的哭喊声,闻者揪心。
周亦晨,一介饱读诗书、心怀仁善的书生,不禁义愤填膺、心生恻隐。
闲暇时,他会教柳含霜读书识字,他手持书卷,耐心讲解;柳含霜则目不转睛,虚心求教。
市井中,总有泼皮无赖,搬弄是非,他们捕风捉影,编造周亦晨与柳含霜,有不伦奸情的谣言。
流言蜚语,甚嚣尘上,陆景言听闻,暴跳如雷,将周亦晨暴揍一顿后,决定搬家。
一日午后,陆景言突然暴毙,陆父觉的儿子死得不明不白。
便一纸诉状,将柳含霜和周亦晨告到大理寺。
大理寺卿李正风接案后,本应明察秋毫、公正断案,却偏听偏信,凭市井流言,便妄下论断。
认定陆景言是中了用禁药藏幽泡的茶,又吸入了添加引煞的熏香,导致窒息而亡。
随后,对柳含霜动用大刑,柳含霜一介弱女子,哪经得起这般折磨,最终屈打成招。
承认是不堪家暴,才用禁药害死丈夫,可怜她含冤莫白,被判处斩刑。
周亦晨被无罪释放,可望着柳含霜冤受屈,怎能坐视不管?
他潜入停放陆景言棺材的地方,撬开死者牙关,将鸩酒灌入。
而后前往大理寺自首,跪在大堂上:“大人,陆景言是我用鸩酒所杀。
我见他长期对柳含霜家暴凌虐,柳含霜于我,如桃李门生,我忍无可忍,一时冲动,犯下大错。”
大理寺卿下令开棺验尸,果见陆景言体内有鸩酒,不按包改判柳含霜无罪,周亦晨斩刑。
柳含霜得知此事后,泪如雨下、肝肠寸断,怎忍心让周亦晨为自己赴死?
行刑当日,周亦晨身着囚服,走向断头台。
柳含霜远远望着,心灰意冷,在法场附近的一棵树上,用三尺白绫,自缢身亡。
周亦晨在大理寺监狱,行刑前一天,也作了一首诗:
凤栖喧嚣夜未央,偏隅每闻抽噎长。
跋扈乖戾欺贤女,愁眉泪眼对冷霜。
愿授诗书添暖煦,岂知蜚语起萧墙。
此心唯盼卿安好,怎奈乌云蔽日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