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魔道最接近天道;先斩后奏,神权我授;弟子就是法!

林尧嘿嘿干笑两声。

“这帮魔头都是些什么货色,我比你了解。”

“以你的性子,我刚刚说的那些,短时间内,你怕是很难接受……”

杨清源依旧单膝跪在地上,沉默不语。

而林尧,幽幽的声音传来。

“你这小鬼,性子在三个反骨仔里,最是执拗。认死理……”

“我什么都不跟你说,你真的能想通。”

原本仰着脑袋的杨清源,把头低下。

林尧则嘿嘿干笑两声。

“我对这群魔头,的确是利用居多。”

“但刚刚的提议,也并非全是虚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觉得在我的计划里,百姓可怜,那被那群百姓,日常豢养的家畜,难道就不可怜……灵墟界的莽荒天下,那里的妖修,原型可都是畜生。”

杨清源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黑袍青年则背负双手。

“别忘了,人也是动物,你如果忘了人类是动物,你就永远无法了解人性,也永远无法理解历史,动物的本性就是生存和繁殖,那延伸到人的身上就是钱,权和性。”

“钱,权代表着生存资源,性代表着繁殖机会,钱和性是人类社会的驱动力……哪怕是修真世界,也是如此!!!只是在修真世界,钱和权,这玩意变成了修士追求的“修为”,也就是力量……甚至修真世界,弱肉强食,杀人夺宝,和人间相比,更加稀疏平常!“

“至于,婚姻、道德、律法,这些都是表象,都是为这些服务的工具,他们存在的目的,就是解决个体和集体之间关于“资源”分配的矛盾。”

“无论时代如何更迭,人与人之间,总是,相互争夺,出卖,利用,甚至践踏,可以用“人吃人”来形容。”

“人们的利益碰撞的越厉害,人们就越彼此仇恨;人们表面上相互帮助,实际上却想尽一切办法彼此残害。”

黑袍青年嘿嘿笑了两声。

“因为人也是动物,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也要像其他动物一样为了生存,解决温饱,获得交配权等去相互争夺。只是,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有思维,不会像动物那样互相撕咬,打得不可开交。”

“相反,人类的手段更阴毒,更狡诈。有时候,是拿着道德的旗帜,有时候是披着爱情的外衣,有时候打着文化的幌子,有时候是喊着政治的口号。”

“人号称万物之灵,是人自己在吹,也许在猪、牛、狗、马看起来,人是万物中最坏的了。”

““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永不过时,一直在悄无声息地运行。资源的不均衡分配、社会阶层的固化、权力的不平等,都是这一法则的现代表现。”

“我问你,那些魔头,炼制万魂幡,如果不需要杀一万个人,而是一万只鸡,你是否还会把他们捉到这“九幽天牢”中,如果他们圈养愚弄的不是“人”而是养了一万只羊,每天把新生的小羊羔,卖给达官显贵,他们是魔头还是畜牧大户?”

“当然,修魔之人,也当有一个自觉,那就是在他们不把众生当人的情况下,其他人,也可不把他们当人……一旦落到其他修士手中,无论是剥皮抽骨,还是炼魁血祭,都是理所应当……”

“为师接触过的诸多修行路径……”

“魔道,是最接近天道的大道!!!”

杨清源跪在地上。

三只眼瞳,都瞪得滴溜圆。

像是听到了什么惊世骇俗的言论。

他不可置信的望着林尧。

他知道,这番言论,若不是师尊所言。

他一定提着自己的法器,就把对方攮了,并且怒斥对方胡言乱语。

可现在。

他跪在地上,竟然越听,越是觉得师尊说的有道理。

他的道心,快速跳动。

甚至有了悟道的迹象。

林尧此时身上散出黑雾……

随着那些黑雾散去。

他又变回了白衣少年郎的模样。

他望着杨清源,抬手拍了拍杨清源的肩膀。

“好了!”

“这些道理,你日后慢慢参悟。”

“你带我来此地,肯定瞒不过古神暮雨这个老贼,所以我还得再做点准备。”

林尧的身影忽然扭曲。

在杨清源惊愕的目光中。

林尧变成了一个背着木匣的白衣书生。

白衣书生望着杨清源,嘿嘿一笑。

“无需震惊。”

“这都是为师的基本手段。”

“此身的名号,你应该听说过……此身是,隐世万法仙君。”

随后那白衣书生,抬手掐诀。

整个天牢,开始变幻。

杨清源看见,原本静止的血河,再次流动,那些沉睡的魔修,再次复苏,静谧的魔气,又开始汹涌……

天牢,这一刻,似乎又恢复了以往。

但杨清源额头的第三只眼瞳涌动金光。

他的面色一变。

看向林尧。

“师尊这是……”

林尧咧嘴一笑。

“幻瘴!”

“骗人的小把戏。”

“但我布置了九层,每一层的幻瘴都不同。”

“让那老贼慢慢解去吧。”

“最后一层,我布置的是光阴瘴。”

“假中有真,真里有假!”

“这游戏,就是为那满身都是心眼子的老贼设计。”

杨清源依旧皱着眉头。

“师尊……”

“您布置的幻瘴,应该不止九层。”

“弟子的天赋神通,大半都在弟子眉心的这支眼瞳中。古神一脉,就算古神暮雨那老贼,单是在“观”这一项本事上,怕是也比不过弟子!”

“当然,弟子也只是因为亲眼看见师尊布置幻瘴,才知此地特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般大罗修士,短时间内,怕是察觉不到此地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