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萧政穿少白15

【陈儒皓:“说完太仁宗,我们了解一下叶皇后,我们的国母娘娘。

在叶皇后之前,历朝历代的皇后在史书上都只是略略提及而已,大部分的皇后连姓氏都不曾留下。从叶皇后开始,人们才发现一国国母的力量有多么强大。

离史上记载叶皇后待人宽厚,与人为善,并时常婉言进谏。太仁宗在位的明政之治期间,叶皇后立办了两座学院,“济民学院”和“安诗学院”。”

陈儒皓:“有的同学肯定会问,老师,你这‘安诗’写错了吧?‘,没写错啊,没写错,待会儿你们就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写了。”

陈儒皓:““济民学院”专收寒门学子,布衣学子,院训‘仁爱,责任’。

“安诗学院”是一座女子学院,本来呢,是“安世学院”,和“济民学院”合起来就是济世安民。可当时的时代对女子的规训颇多,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我们的国母娘娘给它改了一个同音词,是不是瞬间显得文顺了起来。”

“是!”

“感觉没那么雄心壮志了。”

“没办法,古代嘛,这学院也并不是一般的教授女子三从四德的学院,对当时的女子来说,已经很好了。”

“没错没错,那时‘我们’处于猥琐发育时期,哎哟!”

只见讲台上的老师掰了块儿粉笔,砸到了刚刚说‘猥琐发育’的学生脑壳上。

陈儒皓笑道:“什么‘猥琐发育’?我们是读书人,文雅一点,那叫‘蓄养生息,静待时机‘。”

陈儒皓:“在明政之治时期,这两所书院的真正用途还没有显现出来,因为当时的稷下学堂才是朝堂上未来百官的选踏之地。

而豪族世家并不认为叶皇后办的这两座学院对他们有什么大阻碍,毕竟一座学院只收寒门布衣,一座学院只收女流之辈,他们的轻视为之后大华盛世的清正官吏提供了发育的机会。”

陈儒皓:“太仁宗在位的二十年,’济民学院‘陆陆续续的往朝堂上的中下层输入了新鲜的血液,虽然都是些小官小吏,没有很大的权力,但他们都是沉入百姓之中干实事的。

一直到明政二十年,太仁宗退位,太子萧政上位,这两座学院的真正用途才揭开了真正面纱。

当时的朝堂百官大都是豪族世家出身,寒门子弟寥寥可数,举步维艰,还得找个靠山才能在朝堂上生存下去。久而久之,这朝堂上几乎全部都是豪族世家的不同势力了。

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很想打破这个局面的,但是手上没人,所以只能在这些所属不同世家势力的官员中各自提拔几个。尽力平衡朝堂上世家与世家的势力,又还得把握好这个度,不能让他们抱成一团来与皇权对争。”

陈儒皓:“而这一局面终于在始皇帝的登基,迎来了转变。

二十余年的时间,济民学院培养出的人才数不胜数,都还是出身寒门布衣,天然的与豪族世家是对立面。

至此,朝堂上满是豪族世家出身百官的局面瞬间被打破,开启了‘不论身份,能者为之’的清正光明时代。”

陈儒皓:“也是在这一时代,朝堂上有了女官的身影,女性拥有了参与政治的权力。”

他伸出手指举例道:“史上第一位女丞相,叶若依,史上第一位女将军,司空千落,史上第一位女侯,萧明珠。”

陈儒皓:“大华盛世中流砥柱的官员大多数都是出身于这两座学院的,由此可见叶皇后是多么高瞻远瞩,远见卓识,硬生生在僵局之中撕下一道又一道迂腐的陈旧不堪的禁界线,为寒门子弟,布衣者,女性打开了历史的大门,迎来了新天地。”】

萧政正在默记天象上有哪些官员可以放心使唤,听到熟悉的名字,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

叶若依还行,小小年纪就能看出来是个蜂窝心眼的。可司空千落成日和小杰一起带着明珠,凌尘上蹿下跳招猫逗狗的,还真看不出来有女将军的样子。

听到寒门子弟会进入朝堂与世家抗衡时。

太安帝爽了,舒服的往座椅的靠背上一靠。

对!就是这样!那些老牌的军侯世家们就该削弱其权力,再提拔无力可依的寒门上了和他们对打,这世间,只有皇权才是至高无上的!

下面的百官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敢出去争辩。可真的让他们把手上的权力分割给寒门,他们也是不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