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侍小跑上前向太安帝回禀道百官都已传进宫内,太安帝挥了挥衣袖,命百官觐见。
因九天之上显出奇异景象,百官还震惊于此情此景,未反应过来的时候,宫里恰好来人说陛下传百官觐见,天启城中无论是在职的,还是已退休的官员,都换上官服,到宫门后,三五成堆儿的向皇宫内行去。
“陈老您也来啦?”
“退位闲赋在家,今有此异事,陛下口谕,怎能不来!要真的有什么祸事,这一把老骨头的,也不在乎那个了。”
“艾!怎能说如此丧气的话!原先我也想的不好,但你看九天之上的言语,这统一天下的共主可是姓‘萧’,光凭这个姓氏,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的。”
“是极是极。”
为了能够让官员都站下脚,太安帝将位置挪到了素日听传朝政的大殿外的宫廷广场。
宫廷广场只有举行重大典礼的时候才会济济一堂,比如说科举张榜,新帝登基或册封皇后。
不过今日之事,又怎能算不上‘重大’呢?
萧政面不改色的接受众人惊讶不已的目光,挪了位置后,还特别礼貌的向太安帝行了个后辈礼,要了两把椅子上来。一把给‘年老’的师祖坐,一把给妹妹弟弟坐。
百官待位后,躬身行礼,高呼:“陛下圣安!”
太安帝:“恩,众爱卿平身,现今来说,诸位有何见解啊?”
下方站立的百官眼观鼻鼻观心,都不敢当那个先发言的出头鸟。
陈老太尉是当年在萧重景还是个王爷的时候就投靠的老官员,不是他慧眼识珠识得了明君,而是他非常的有眼力劲儿。
有军权的皇子和没有军权的皇子哪是一样的么?就算是百年的世族也抵不过千军万马的力量。他不是选择了萧重景,而是选择了他背后的军队。
到了最后的时候,就算萧重景不想当皇帝,百里洛陈那些部下也会把他按在那个位子上。
当然,萧重景不会那么傻,啊呸,不会那么‘忠厚’,把皇位假手于人。
事实证明他的眼力劲儿还真挺不错的,蹭了个从龙之功,从二流的世家一跃成为朝堂新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