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千里之外,哈兰山。
刚刚回到旅部的叶成风接到了来自晨盾集团的邮件,上面详细的记述着关于协助科研活动的具体要求。
陈晨希望从哈兰山口到京兰高速之间,大约五百平方公里的狭长区域全部戒严。
虽然这块区域大部分地方本就是无人区。
但还是有一些军事设施和地质勘探活动站。
再加上穿越的旅游和车友,管理起来十分困难。
历次大型的军事演习,也从来没有完全戒严过。
叶成风拿着协助通报,找到了还在旅部逗留的孟浩翔。
“孟参谋,司令员真的让我们无条件配合吗?”
孟参谋毋庸置疑:“当然,不然我待在你们旅部干什么?”
他没有离开哈兰地区。
因为陈晨说的很清楚,不用几天,他就会从西京带科研团队回来,希望孟浩翔留在这里协调。
看到叶成风的犹豫,孟浩翔拿起桌上电话:“你要是实在拿不准,给司令员打个电话问问就好了。”
叶成风连忙摆手:“你别害我。”
他知道司令员的脾气。
有明确的命令,自己再打电话过去絮絮叨叨。
除了挨一顿批评之外,没有任何卵用。
“行吧,戒严就戒严,我配合。”
孟浩翔拿着协助函提醒道:“不光是戒严,人家还需要模拟靶,你也得准备上。”
“我知道,数量有点不够,我已经让下面人准备了,看看向友邻部队借一些充气靶,能不能凑够数字。”
除了戒严之外,最让叶成风感到为难的就是标靶数量。
协助通告写的很清楚,需要400个装甲车辆标靶,其中三分之一要求是移动靶。
这四百个标靶需要按照正常的战术配置,分散在上述戒严区域。
“你说实验武器要标靶我能理解。”
“可为什么这么多?”
“我一个重型合成旅,装甲车辆也就四百辆。”
“难不成陈总这个新武器,一次性能干掉一个合成旅吗?”
孟浩翔想都没想就摆手:“那怎么可能?除非他研究的是核弹,当然了,研究核弹的话,也不用准备标靶了,众生平等。”
四百辆装甲标靶,以战术配置分布在五百公里内。
几乎和实战差不多。
你别说四百个标靶了,就算是四百个人,分散在各个阵地,都得打半天。
孟浩翔猜想陈晨可能是想测试打击效果以外的其他功能。
比如情报收集之类的。
要是以火力为标准进行演练,这个规模的标靶配置肯定是不可能实现的。
四百个标靶,就算十车一组,也要四十个阵地。
按照演习区域的大小。
四十个阵地之间相隔距离至少在百公里以上。
如此分散的配置,以实验水准是绝不可能歼灭的。
别说实验了,就是实战,也不可能歼灭。
“叶旅长,别瞎猜了,咱们只管把阵地设置好,区域戒严好,其他的等陈总来了,会有答案的。”
……
四天后,一辆军用卡车从机场驶来,上面装着一个类似集装箱的玩意儿,贴着晨盾集团的封条。
按照陈晨的嘱咐,这是试验用的装备。
叶成风无权开启,只能将他安置在旅部营区。
隔天。
来自西京的专家团队全部到达哈兰山旅部,叶成风以超高规格接待,为他们接风洗尘。
叶成风多次打此行的任务,团队推说不知。
直说他们是负责来记录数据的。
叶成风寻思晨盾真不是开玩笑的,保密纪律几乎贯彻到骨子里了。
最后一天。
一架军用直升机现身。
陈晨和曹子华还有新加入的白中函才最后露面。
此时的孟浩翔和叶成风已经被钓成翘嘴了。
过去小半个月,整个旅部都在为此事奔波。
可奔波来奔波去,连一级主官都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
谁的心能不痒?
陈晨落地之后派遣曹子华和白中函各司其职,叶成风也第一时间找了过来。
“我的陈总,您终于来了。”
陈晨有些不好意思:“抱歉,西京那边耽搁了几天。”
“那倒没什么,只要您来就好。”
陈晨点点头:“叶旅长,麻烦你的事情都准备好了吗?”
“当然。”
叶成风拍拍胸脯。
“四百个装甲标靶,按照你们的要求,分散配置在山区。”
“整个战术阵地的设置,都是我亲自按照实战水准规划的。”
“演习也不过如此了。”
这点叶成风没有吹嘘。
他虽然不解,但干活很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