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日,她们用布庄这奇怪镜子一照,才知道自己的脸蛋,竟也称得上“明亮白皙”。
数十人将晏巧围在了中间,七嘴八舌:“晏掌柜,你们这镜子卖吗?多少两银子一面?我可是布庄老顾客了,你若要卖,得先紧着我!”
“谁还不是老顾客了?如今我全家上下都穿的棉布衣裳,我还专门托人带了两匹棉布去抚舟府,让我那小舅子也做两身衣裳穿呢!晏掌柜,如此算来,我还帮布庄吆喝生意了呢!”
“晏掌柜,卖我!我出一两银子!”
“人晏掌柜差你这一两银了?我加二两,三两!晏掌柜,若你愿意,我现在就掏钱,咱们银货两讫!”
一面脑袋大镜子,卖三两银!
不少人偷偷吸了一口凉气。
要知道,一面打磨光滑、刻了花纹的铜镜,售价基本在几百文至一千文之间,可同安布庄这镜子,竟上来就被叫到了三两银子......
这一高价,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但也有人觉得合理,“这镜面如此剔透,一看就是整块宝石制成,三两银,我觉得合理。晏掌柜,这镜子布庄卖不卖,你一句话的事儿。若要卖,另外几面我都要了!”
开玩笑!
这可是同安布庄推出的“宝石镜”。
暂且不说这晶莹剔透的是何种宝石,就凭“同安布庄”四个字,这镜子拿到外面去,随便都能炒出个高价。
到时候,可就不是几两银子能拿下的事儿了。
有人买镜子是为了带回家,自己照。但也有人......是盯上了这笔生意。
晏巧将几面镜子小心翼翼抱入怀中,抬头笑道:“大家稍安勿躁,听小女一言。”
众人停止争抢,一双眼紧紧黏在镜面上。
晏巧将镜子递给了一个店员,眼神示意对方先拿走,而后开口:“首先,小女在此,感谢大家对镜子的喜爱。”
这“首先”二字一出,不少人是听明白了。
今日想买下这镜子?
——没戏!
但这儿是同安布庄,是同安县那位大人手底下的生意,没人敢有情绪,也没人敢闹事,所有人都站在原地,静静等着晏巧下文。
“实不相瞒,这几面镜子,是沈大人在今晨亲自送过来的。”
众人一听直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