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乾学,原本历史上有名的昆山三徐的大哥,明末清初江南老百姓有名的那句谚语,“带叶黄瓜李,不如一个大荸荠”中,将戴、叶、黄、顾、李江南五个世家望族的风头改过去的新贵徐家的大家长。
大学者顾炎武先生的外甥,康熙年间的有名的权臣、弄臣、贪官、有名的徐乾学案本人。
买卖考生名额,诈骗勒索;炙诈婪赃,逼死父命;品行恶劣,仗势妄为,鱼肉乡里,地方百姓苦不堪言;放纵子侄、姻亲、家人等招摇纳贿,争利害民……。
历史上徐乾学案事发后,受到理学家“外王内圣”影响的康熙皇帝以“仁”治国,对重臣尤其宽仁,再加上康熙皇帝当时对满人权臣明珠不满顾忌满汉势力平衡,顾忌徐乾学一家在汉人士族之间的影响力,顾念他是顾炎武的外甥,始终没有对徐乾学一案下一个定论。
因为始终没有定论,徐乾学案就成了历史上的有名的案例,“人治”和“法治”的古代学术讨论每次都提到他的名字,小顺治上辈子对此也有所了解。
顺治十一年进太学,顺治十四年中探花。科举改革让徐乾学提前中了探花,成了当朝天子--他本人的门生。
小顺治想着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徐家“传是楼”,“教子有遗经,诗书易春秋礼记;传家无别业,解会状榜眼探花”,想着他点徐乾学为探花的那份考卷,文风文雅清新。
徐乾学本人……人品不论,学问上是有才的。他在心里小小的感叹一声,没有儿子的顾炎武先生在他的几位外甥身上花费了很多心血,徐乾学能带领徐家在清初兴起,一大半的原因是顾炎武先生留下的各方恩泽余惠。
想到顾炎武先生……他抬手按按眉心。
听说顾炎武先生在大书法家兼“妇科名医”傅山先生的帮忙下纳了一房妾室,不知道自己的小蝴蝶翅膀能不能扇到他,让他有个儿子继承家业学业。
想到儿子,他抬头看看自己的儿子们,嗯,乖巧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