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页

“没事, 没事。我很好, 很好。皇儿把皇考当年被bi无奈送出去土地收回来,我要去太庙告诉先祖们。”太上皇红光满面,感觉自己此刻好不得了, 从未有过好。

太上皇后眼见他这幅迫不及待样子, 只得答应他,“你先静一静,我去给安排。安排好了再去。”

太上皇一听,努力深呼吸平静自己,“宪娘说对,皇儿在外头打仗, 我们要好好保重自己, 不能让他担心。”太上皇后听他叫自己闺名, 笑了笑, “可不是要保重自己吗?我还想抱孙子那, 不把自己身子骨爱护好怎么行?”

“对。太后说有道理。我们赶紧把皇后选出来,等皇儿打完仗回来若是没有意见,我们就直接下聘。”太上皇想到儿媳妇还没着落,一时间又着急,赶紧继续深呼吸。

汴梁城百姓眼睛睁铜铃大,反应过来后各个都是疯狂喊着“西域,燕云”。

满朝文武大臣又哭又笑安排文官走马上任。

沐浴之日还在忙王安石大人遵照夫人吩咐稍作午休后起来,一边用膳一边控制不住畅快大笑。

饭后散步来到临街苏轼大人府上,王安石大人脸上笑容还是止不住,“子瞻老弟,官家收复河湟之日,就是子瞻协同愚兄建立官办作坊之日,这话可还作数?”

苏轼大人同样慡快大笑,“作数,作数。官家收复河湟和陇中,介甫兄官办瓷器作坊也已经建好,如此大善,如何不作数?走,我们一起去拜访刘大人去。”

刘大人,枢密副使且主管殿前司人事差事,白白胖胖一个老头儿。出身官宦之家,自幼聪慧过人饱读诗文,不到三十岁考中了进士做了京官更是自视甚高,逐步高升以后就成了大宋朝堂上保守派代表之一。

现在是王安石大人要实施禁军家属出来做事计划主要阻力之一。

王安石大人想要啃下这块硬骨头,本来可以用硬方法。毕竟做官嘛,哪怕他再清正廉洁,真要查也很好查,出相入将后还和包大人一样每天青菜豆腐汤,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