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们就收到他们的保康弟弟/哥哥的回信。
一开始他是不相信的,一个被送到五台山的孩子,怎么可能过得这么好,这么快乐?可他又想想,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又是长在宫外头,佛门清净之地,可能他根本不明白,权利是什么?可不是要傻开心?
可不管怎么说,他都是羡慕保康弟弟的,羡慕他的快乐。
太子也是羡慕的吧。两个人天天争斗,他自然知道太子的各种小心思。想起这一点,他还真的有一点开心了。
然后,他们等到汗阿玛回宫,也等到他们汗阿玛的决定,要接他们的保康弟弟/哥哥回宫。
很多人都不敢置信,有的欢喜于保康弟弟回宫后和太子会有的争斗,有的担心保康弟弟回宫会分走皇上那仅剩下的一点儿关心,有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反对最强烈的是太皇太后和皇太后。
无他,这一切,还是因为保康弟弟的聪明和优秀。
想一想,这多么的讽刺。明明爱新觉罗家的儿郎们,母亲出身差不多的时候都一个自己凭战功争夺的机会;明明爱新觉罗家的皇位,属于八大旗主公决,不是任何一个人的决定。
可是他们的汗阿玛啊,就是这么决定了大清的继承人,然后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一力维护。
那是他们的汗阿玛,他对他汗阿玛只有孝顺,可他不服。
他保康弟弟回宫,要走正阳门,太子一派的人花招不停,太子在毓庆里摔摔打打的,他觉得更讽刺。